高举红旗向前!南下干部陈彬同志的早年经历29、解放离石(上)
文庙山居-02-:51:16
28、解放离石(上)
(内容提要:日本军投降撤离,早就勾结一起的阎锡山军队;收编利用伪军,抢占了离石县城。我八路军、游击队、民兵等合力,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解放了离石县城。晋绥根据地的离石等地,在人民解放战争中起了重大作用。成为支持解放军向山西全省进军,向四川等地进军,向全国进军的后方根据地。)
有民国第一豪宅之称的山西省阎锡山旧居图片
离石城为晋西北重要县镇,经历代增筑修缮完成。城墙高3.2丈,周长9.2里,有东、南、北三道城门。城内有大小十字街,城隍庙街等主要街道,城区呈正方形。
城内有黑龙庙、东岳庙、西寺、关帝庙、财神庙、天宁寺等古建筑。并有大小商号数十家,中小学各一所,是当时晋西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县城。加之太(原)军(渡)公路横贯东西,离(石)、中(阳)、离(石)、方(山)公路纵贯南北。既是秦晋两省交通要道,又是晋西各县往来的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离石县城周围有龙、凤、虎三座山环抱,东、北、南有三川(河)围绕,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年2月24日起,日军侵占盘踞离石期间,苦心经营加强防守。年春又征集木料千方,在城墙上构筑了指挥所、掩蔽部,开挖了射孔、交通壕,构成了对外、对内双重防御工事。
这年8月15日本宣布投降,驻离石城日军撤退之时。阎锡山招抚伪军,在太原留用部分日军,集结重兵抢先占据离石妄图据守。阎军将离石县城,作为其与我争夺晋西北的前哨基地。显然我军解放离石城的战斗任务,将必然是十分艰巨的。
年8月中旬,驻离石城的日军司令官,与阎锡山的离石县统委会主任狄予公。各奉其上级命令,对离石城迅速进行交接。8月14日,日军在城内马号里召开“悼念死亡者”大会。突然一名副官跑到会场,向日司令官密言了几句,大会马上停止。
当晚城内就纷纷传说:“日本人要走了”!次日全县周围各据点的日军全部撤回城内,换发崭新的枪支、服装等。日军司令部禁绝日军出入,日本兵纵酒恣闹,日本自己的“和歌”悲号。他们把所有护具、文书、军用物资等,统统放火焚烧。火焰三昼夜不绝,乌烟瘴气弥漫全城。
正值日军撤通时,狄予公与伪县长张嘉漠,爱乡团长杨繁汶等。率领县、区、村各机关单位的爱乡团、警察局,自卫队官兵约人。由原驻地柳林南山堡上村集中出发,经中阳、交口进入离石东关。阎三十三军暂编四十二师一团约余人,加上原贺焕之收编日伪保安队而成的晋西挺进纵队一部,任庆修械所部余人,纵队司令部直属大队余人,警察所余人,总计当时阎军兵力近0人。于8月15日接管了凤山碉堡,18日接管了龙山碉堡。同日晚9时许日军开始撤退;次日凌晨3时全部撤完。日军撤出后,阎军随即进城接防,进出时间仅差5分钟。
8月16日之后,我军离石游击支队在陈仕南、杨毅的率领下开到了离石城外,与临南游击支队、三分区民兵合围离石城。围城之后三分区抓住战机攻城,两次强攻都没有成功,只好继续围城待援。游击支队用打日本鬼子的办法,在离石城周围埋设了两千多颗地雷。
为了防备我国攻城,阎军采取了一系列防御措施。首先召开了军政负责人会议,其部署情况是:西城和南城由爱乡团和自卫队负责防守;北城由刘钦元率日伪离石县保安总队负责防守;东城由贺焕之部挺进一总队及直属大队负责防守。此外还成立了军政民联合稽查处,组织了战时执法队。
为了便于指挥还成立了城防司令部,由狄予公任司令,贺焕之、刘钦任副司令,各统所部分段防守。狄予公又把自己的亲信,安插在收编的伪军中担任副职,进行监督以防哗变。敌方对阎、日两警察所进行合编,专门担任巡逻、治安、纠察、守护之责。敌城防司令部,在刚进东关的第一天。就以行军途中传令不及时为由,枪杀了爱乡团二营四连八班长,以此整顿严明军纪。
第二天在天宁寺召开的庆祝抗日战争胜利大会上,又杀害了我方的一个抗日村长用以震慑民心。同时他们把北城门用草袋砂土封死,只允许东、南、西门进出,每天开放四、五个小时。离石全城进入临战状态!堵塞交通,实施戒严;禁止行人来往,否则就地处决。
他们还在城墙下,每隔三、四米挖一个抗,埋入磁瓮。派士兵测听地下动静,以防我军挖地道或埋地雷。经过如此周密部署,狄予会等满以为防守坚固万无一失。这时邻近隰县吃紧,阎军从离石将41师1团调去支撑。晋缓三地委抓往这一有利的契机,决定攻打离石县城。
9月3日离石县委在晋缓三地委的领导下,遵照党中央发布的限令日伪投降的指示。组织了离石、离东、临县三县地方武装,对离石城进行围攻。离石县的任务是,围攻南门到西门城墙一带,包括龙山碉堡。由县委书记王大昌,游击支队长陈仕南,副政委阎子诚等,带领三十一支队和民兵多人负责完成任务。
陈彬所在的离石一区,就抽调了由王俊仁带领的多名党员民兵参战。他们在马茂庄分兵两路,一路守西门、一路守南门。王俊仁等12人,坚守在南门和莲花池畔河滩,他们昼夜隐蔽在苇草丛里坚守阵地。离石四区则组织民兵,围困大武方向的敌人,
离东县的任务是,对付东城墙到吴城一线之敌。临县的任务是由武委会主任王力波,带领一个工作团和三十二支队及民兵多人,负责围困北城墙和凤山碉堡。总计三个县地方武装共余人,经过两次强攻未能成功。我方伤亡多人,其中一区李家湾村民兵冯福荣、尤探锁、武工队员刘生茂光荣牺生。
我八路军炮兵作战图片
因为离石城防坚固,而攻城的离石、临县地方部队,又无大炮等重装备。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及时调整方案决定围城待援。因我军和民兵在城周里,埋设了两千多颗地雷!敌人一出城即被炸死炸伤,致使他们龟缩孤城不敢越城门一步。
根据晋绥野战军司令部的命令,余秋里调七一五团迅速围攻中阳县,以切断中阳敌人增援离石的可能。七一六团直抵汾阳,以阻止汾阳敌人对离石敌人的策应。七一八团也叫八团,配备有八二迫击炮、山炮等重型武器,负责攻取离石城。
在我八团进到交口、梁家会后,王大昌、阎继武、陈彬等向部队汇报了敌情。发起攻击前余秋里政委,八团团长唐金龙、政治委员梁仁岕等,于5日通知引导营以上干部,到马茂庄西北高地进行了实地勘察。离石县城日本人经营了好几年,城防工事既多又坚固。余秋里政委随后又找来,围困离石的游击队和民兵干部了解情况,基本搞清了敌情。
有了八路军主力部队参战,于是各县参战的民兵、游击队的任务,就由攻城改为协同和配合主力部队攻城。部队首长让地方上赶快起地雷,以免误伤攻城的八路军战士。地方人员帮助赶制云梯、组织力量运送粮草弹药和伤员。
按照部署陈彬立即组织安排一区,抽调配合攻城的民队长王俊仁等,在王家坡山上去砍树造云梯。曹步斐等往北城墙送去云梯,为攻打离石城作准备。并要求进攻区域各自起雷,以防误伤攻城部队。根据地形及敌方兵力配备情况和现场勘察,以及离石县政府游击队、武工队、民兵提供的情况,余秋里决心先攻占外围的卧牛墕和凤山底东山两处阵地,以此控制全城然后再攻城全歼守敌。
9月6日余秋里政委率团,会同地方武装发起对离石的进攻。决定先肃清龙山,凤山两个护城碉堡之敌,然后进攻离石城。余政委指挥一营先夺取凤山碉堡,尔后向城接近,从城东北角竖梯登城。二营先攻占龙山碉堡,尔后准备以东南城角竖梯登城。三营为预备队,随团指挥所位于王家坡以北高地,准备随时策应。地方武装和民兵配合大部队行动。民兵们白天肩挑背扛,给攻城的部队送粮食。晚上靠前运输战斗中需要的木材、炸药、门板、云梯等攻城工具,总之夜以继日连续工作。
9月6日3时,一、二营进入进攻位置。4时二营四连首先向龙山碉堡发起攻击。守敌为爱乡团杨连长所率30余人。开始我军喊话动员,劝其投降遭敌拒绝。我军乃展开强攻,山炮向敌碉堡发射炮弹;一发就击毁碉堡顶子,敌仍负隅顽抗。第二发炮弹直捣堡内,敌死伤枕藉火力顿熄。我军随即冲入战斗结束。歼敌10余人,缴获轻机枪、步枪数十支。
凤山碉堡守敌为爱乡团约40人。我军一营三连担任主攻,一、二连各一部为二梯队,另一部担任对大武敌人的警戒。当三连隐蔽攻敌第一道外壕时,天色大亮被敌人的火力所阻挡。这时第二梯队迂回到碉堡东北侧,在炮火掩护下向敌猛冲。当敌碉堡被炸塌一角时,二连迅即越过二道外壕冲入碉堡。守敌除一名逃跑,大部分死亡外,其余均被缴械生俘。至此离石城外龙山、凤山全为我军占领。
八路军作战雕塑图片
我军肃清外围,为攻打离石城扫清了障碍,并且占领了制高点。现在我军可以居高临下俯控全城!这时城内守敌慌作一团,召开了军政人员紧急军事会议,重新加强戒备作了对战的准备,企图顽抗到底。
敌酋狄予会命令爱乡团扫清外围,夺回龙、凤二山制高点。伪团长杨毓汶拒绝受命,狄改命保卫统委会的示范连百余人夺取龙山。狄亲自到南城墙上指挥作战,向龙山猛攻数次,均遭我军的迎头痛击,死伤惨重不得不败退回城。到此阎军只好紧闭城门,负隅死守试图顽抗到底。(探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