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卡汽车汽车文化原创]
近几年中国摩托车市场飞速发展,新晋骑士数量成倍增长。一个优秀的品牌绝不止着眼于销售产品,如何让用户安全正确骑行,体验骑行乐趣也是重要一环。宝马将此视为己任,BMW摩托车中国骑行学院应运而生。从入门接触大排量摩托车,再到精进驾驶技巧,亦或是越野专业性训练,宝马摩托车针对不同需求的用户开设了多级别细分化驾驶培训。
此次我参加培训的课程是悦驾1级认证培训,主要面向刚刚接触大排量摩托车的新手用户。课程包含学习正确骑行姿势,练习重心转移过弯,以及慢速控车稳定性训练。
理论知识绝对是骑行培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进行骑行训练必须穿戴具备安全认证的护具装备,做好充分保护避免受伤,是开心快乐学习骑行的首要基础。
控制重心是摩托车骑行的重要核心之一。摩托车自身的重心位置在发动机后部,不论是越野骑行还是公路骑行,采用各种专业骑行姿势的主要诉求就是通过改变驾驶者的重心位置,从而调节整体重心,以实现更稳定更快速的骑行。
慢速控车是训练平衡性培养车感的好方法。通过油门、离合、后刹车三者的协调配合,使摩托车慢速蠕行,再通过练习,逐步降低行驶速度。这项技能可以极大程度的增加城市骑行时的信心,消除对大排量摩托车的畏惧感,从容不迫的应对各种复杂狭窄路况。
此次课程主要使用的培训车辆是最新款“水鸟”RGS以及RGSADV两款车。两者具备相同的发动机、车架,ADV版本减震行程略长,油箱容积更大,风阻保护更佳。相较于上代RGS,新的换装了全水冷式发动机,最大功率提升15马力,达到马力。VVT可变气门正时技术的出现,也让低转速平顺性和高转速动力性均有提升。作为上代普版和ADV版“水鸟”的车组,我分别拥有两年总计里程5万余公里的驾驶经验。面对新款时我倍感亲切,同时也很有信心完成培训课程的各项科目考核。
很多骑宝马的朋友对“火山二驱”这个网名并不陌生,此次宝马认证培训师火山老师在探险车越野骑行领域有着很高知名度。课程开堂,他就针对大排量探险摩托车的上下车技巧展开讲解。为了避免车座较高,坐在车上无法踢起侧支的尴尬情况,可以先将侧支收起,让摩托车略微朝自己倾倒,同时向右打死车把来平衡车辆的左右重心。使用胸口抵住摩托车油箱,确保稳定,顺势迈起右腿跨上摩托车。这个实用小技巧对于高座可观的探险摩托车非常实用。
在练习过程中倒车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独自扶起倒地的大排量摩托车也是驾驭这台车的一部分。为了方便扶车,首先需要对前刹车进行制动,魔术头巾、手套等等随身物品都可以固定前刹车拉杆。限制了车辆前后移动,可以更省力高效的扶起摩托车。
火山老师介绍了三种比较常用的扶车方法。正扶是最常见的方法,缺点是比较费力。要领在于伸直胳膊,成弓步利用下肢力量扶起车辆,绝非使用胳膊肱二头肌的力量端起摩托车。另外在过程中注意要挺直后背,避免腰部受伤,可以通过仰头望天的技巧来实现背部正确发力。
背扶式较为省力,背对摩托车时保持胳膊伸直,通过向后小碎步发力,抬起摩托车。缺点就是在地面附着力较差的情况时,鞋底容易打滑无法发力,因此更适用于铺装路面。
第三种方法称作纤夫式,非常类似纤夫拉纤时的动作。与第一种正扶式不同,它将一个弓步推起摩托车的力,化解为碎步向前迈进的力,缺点是这种方法同样不适用于附着力较小的路面。不论那种方法,要点都是要伸直胳膊,挺直后背,用全身最有力的下肢来扶起摩托车,绝非通过上臂或者腰部的力量扶车。
理论讲解----1
接下来火山老师和另一位宝马认证培训师赵教练示范了正确骑行姿势。总体原则就是“下半身夹紧、上半身放松”。膝盖和大腿夹住油箱,小腿和脚夹紧车架。
正确姿势要使用前脚掌踩脚踏,脚掌平行于摩托车。切勿使用外八姿势或者脚掌脚跟部位踩脚踏,否则不够稳固,遇到颠簸有脱脚踩空的可能,更重要的是在大倾角过弯时鞋头和鞋侧面会先于脚踏摩擦地面,非常危险。
下半身夹紧保持稳固,让自己与摩托车融为一体的同时,上半身需要放松,特别是双臂处于自然打开弯曲状态,顺应车把转动和车辆倾倒趋势。后背也处于弯曲放松状态,有助于化解路面的颠簸并且减少疲劳。
双指操作刹车和离合手柄,一般采用食指和中指操作。另外三指握住车把,确保始终对车把的有力控制,切记不要使用四指“大把攥”的方式操作手柄,否则无法稳固握住车把。如果刹车、离合手柄具备角度调节功能,可以调整至适合手掌大小的角度。
站姿也是探险摩托车骑行经常会使用到的一种姿势。身体略向前倾,同样保持下半身夹紧上半身放松的要领,目视远方,不要低头盯住前方地面。
在站姿骑行时要使用脚掌踩脚踏,稳定性更好,也能在站姿下更方便的操作后刹车以及挂挡杆。
使用重心转移的技巧进行高速穿桩是快速熟悉车辆培养车感的好方法。视线是指引摩托车行驶方向的关键要素,一定要向远方看。赵教练在高速穿桩时倾倒幅度非常大,“水鸟”拳击手发动机的较低重心带来了非常优秀的灵活性,它的倾倒轻松程度甚至要超越很多中小排量摩托车。
人的绝大分部分重量都集中在上半身,在高速穿桩调头弯处,可以向弯心内侧移动上身,实现重心转移帮助车辆过弯。人的重心越向弯内侧,所需使用的车辆倾倒角度便越小,从而获得更大的轮胎接地面积,获得更快的弯速。赛道骑行常用的外挂姿势也是同理,只不过外挂时的重心移动距离会更大。
为了便于学员上手,此次培训使用的RGS和ADV均是座高更亲民的低避震版本。低避震版本重心更低,灵活性略有提示,不过更低的脚踏高度导致在高速绕桩环节非常容易蹭到脚踏。经过一天的培训,几台车的脚踏尖端磨损都很严重。
低速通过独木桥非常考验学员的控车能力和平衡性,不过理解要领后这个科目并不难。始终半离合微微加油门,让车辆一直处在半联动状态,保证不会因为车速过低熄火,与此同时使用后刹车控制车速,使用前刹车会导致车辆晃动剧烈,影响左右平衡性,切记不要捏前刹。目视远方便可直线通过,千万不要盯住前轮附近的桩桶。
定心圆科目难度更进一步,在考验半联动车速控制的基础上,还要在车辆转弯时保持平衡控制重心。身体与车辆向同一侧倾倒为正压,反之为反压,在这个环节如果采取正压的方式,车辆行驶轨迹半径会比较大,很难贴近圆心。采取反压时车辆倾倒角度更大,转弯半径更小。
水鸟车把的转动角度很大,也让它具备了很小半径转弯的能力。车辆倾倒时将身体重心移动至外侧脚踏,内侧腿弯曲挂在油箱上,仍然通过半联动和后刹车控制车速。最好在车把转动角度上留有一定余量,一旦打死失去了调整重心的余地,非常容易向圆心方向倒车。
编辑点评:悦驾一级课程更注重在接触摩托车初期建立正确的理论知识和驾驶习惯,熟悉大排量摩托车驾驶感受,培养良好的车感。同时训练的科目实用性也很强,绕桩环节让新手不再畏惧弯道,理解骑行时视线引导的重要性;低速独木桥科目可以缓解实际复杂低速路况下的紧张感,定心圆科目模拟了狭窄路面掉头路况,通过培训可以极大程度避免掉头时倒车的情况。宝马摩托车骑行学院的建立对于目前中国的摩托车骑行现状非常有必要,也希望在日后我可以接触到更高阶的驾驶培训课程。
精彩内容回顾:
Blechmann手工定制改装宝马R18摩托车
重庆摩博会观展指南之装备配件篇
哈雷R重庆摩展发布预计售价5万区间
实操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