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面光滑,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运动损伤。滑冰时哪些部位容易受伤?受伤后应该怎么处理?为免于受伤我们应该怎么保护自己?
黑龙江科技大学体育部研究人员曾对该校上滑冰课的学生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滑冰课中最易出现挫伤、扭伤和骨折。显而易见,滑冰时由于冰鞋加上冰刀比较高,脚部离地较远,容易崴脚;膝关节经常用力,易受伤;人在摔倒时,会习惯性用手撑地,因此腕部也易骨折。
医院副主任医师段勇将在公开发表的文章中提到,遭遇运动损伤要会自救。
若遇到严重摔伤,比如脖子或腰受伤,伤者要在脊柱不动的情况下保持原有的姿势,躺在担架上或木板医院检查。其间最好不要动,也不要让别人搬动,免得已经错位的脊柱进一步伤到周围神经。
若是身体其他部位骨折,可以找一块板子或一根棍子将受伤部位固定,再进行下一步行动。如果出现关节扭伤或肌肉挫伤,可用冰或雪冷敷,然后再进行包扎,伤处就不容易出血肿胀。扭伤后千万别揉,扭伤后血管破了,再一揉容易伤得更重。需要强调的是,不管发生何种程度的运动损伤,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检查,以发现隐藏性骨折,并及时进行专业治疗。
为防患于未然,专家建议滑冰时要将保护意识贯穿始终:运动前应充分热身,使肌肉、神经系统兴奋起来;必要时穿戴护腕、护膝、宽腰带等护具;剧烈运动后不要立刻让身体静止,而应减速缓停,让处于应激状态的身体各器官慢慢恢复原来状态。
与专业运动员追求极致、勇争荣誉不同,普通滑冰爱好者更注重从滑冰中获得快乐的体验。运动诚可贵,安全价更高。只有心中始终绷紧一根自我保护的弦,才能在冰场上尽情享受冬季运动带来的快乐。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