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具介绍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金朝骑兵造成了哪些深远影响
TUhjnbcbe - 2024/12/27 17:58:00
白癜风病发病原因 https://m.39.net/pf/a_4992915.html

金朝从年建国,到年灭亡,期间存在了一百多年,他先后灭亡辽、北宋两个朝代,最终倒在了蒙古人的铁蹄之下。金可谓是以骑兵立国,依靠骑兵打下了广阔的土地,他的骑兵对周边政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金朝骑兵与蒙古骑兵交战,虽然败多胜少,但相对成熟的战术体系与战术思维,仍然对蒙古军队造成不小的威胁。战术传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昔日金朝骑兵继承了辽国骑兵的战术战法,现在又将这些资源传给了蒙古人,这才推进了中国军事历史的向前发展。

女真人依靠骑兵推翻辽国统治,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国家。其后又攻灭北宋,征服西北部落,让西夏臣服于自己,皆依仗于自己强大的骑兵部队。对骑兵依赖也对金国人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小影响。

一、巩固金国统治

金国处在一个纷争动荡的时代,外部与鞑靼、西夏、南宋、高丽等国相持,内部执行不平等的民族政策,导致民族纷争比较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军队是无法在这个时代生存下去的。利用自己强大的骑兵部队,金国先后攻灭辽与北宋,并从南宋手中夺取中原陕甘一带,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大帝国。

与南宋战斗中,金在初期几乎是一边倒的胜利,甚至将南宋皇帝赵高宗赶至海上。可是随着金军在仙人关之战失利,金军开始被宋军所压制。

仙人关之战,打破了金军妄图绕道四川顺江而下攻击南宋政权腹地的想法,使得南宋再无后顾之忧。同年,南宋岳飞对金国发动北伐战争,金国中原势力受到巨大威胁。金军依靠骑兵作战优势,延缓了宋军的前进脚步,给金军在外交周旋上创造了时间。

金世宗时期,内部移剌窝斡刚平定,国内百废待兴时,南宋对金再次发动北伐战争,史称“隆兴北伐”。这场战斗中,金军主帅纥石烈志宁利用金朝精骑,于宿州之战中大败宋军,又追至符离歼灭宋军大半力量,解除了这次外部危机。金章宗时期南宋权臣韩侂胄对金发动战争,史称“开禧北伐”。

这时金国被北部鞑靼骚扰不停,加之国内蕃息衰落,黄河多次决堤损耗了金国大量人力物力,金国此时需要时间休息调整。宋军初期获得了一些胜利,其中田俊率步兵骑兵两万进攻蕲县。金左副帅布萨揆令部将纳兰邦列、穆延斯赉领精骑三千增防宿州,宋军大败。

其后宋军援军赶到攻打宿州。金军在宿州防卫战中,以少量轻骑突袭宋军后方,宋军再次大败。其后宋将毕再遇虽然屡次取得胜利,但仍然无法挽回宋军败局。

金国再次依靠骑兵的力量解除了外部威胁。蒙古人能够推翻金国,主要原因在于金朝骑兵处于衰落阶段。卫绍王时期,金国无论是兵役制度还是群牧制度都已出现了巨大问题,金朝内部的骑兵占比也在极速下滑。以骑兵为主的金军逐渐改变为以步兵为主。

随着蒙古军队攻来,金朝放弃桓、昌、抚三州,失去百万马匹,导致蒙古军势大振。随着国土不断沦陷,金国群牧制度崩塌,金国无马可用,维持金朝统治的重要利器——骑兵也仅有两万余人。

二、影响整体战争走势

金朝历史上较为著名的几次转折性战役,几乎全部与骑兵的运用有着直接的关系。灭辽之战中的转折性战役——护步达岗之战。这场战斗中辽国投入军队数量庞大,辽军七十万开至。驸马等人带领将骑五万、步兵四十万开至斡邻泺。而金国这边只有“兵止二万。”

军事学中讲“人数上的优势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从双方兵力悬殊程度来看,金国很难取得胜利。阿骨打“上以骑兵亲候辽军”,探得辽主因为耶律张奴叛乱而班师回朝,决意追击。

利用“以利为战”的战争观,鼓动部众“诚欲追敌,约齐以往,无事餫馈。若破敌,何求不得。”阿骨打率军追击天祚帝的军队,双方在护步达岗相遇。阿骨打观察阵型,认为“视其中军最坚,辽主必在焉。败其中军,可以得志。”

金国充分利用骑兵的强大机动性,拉扯敌人阵营,让其重要部分失去保护,“使右翼先战……左翼合而攻之……我师驰之,横出其中。”这种战术往往只有骑兵才可以办到。

宋金战争中川陕战场关键性战役——富平之战。陕西是宋朝恢复中原的重要基础,陆游曾作诗“会看金鼓从天下,却用关中作本根。”陕西对宋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是宋朝马匹皆来自西北地区,而陕西地区是与西北诸部贸易的重要桥梁;二是陕西地区兵将强悍,宋朝初期诸如韩世忠、张俊、吴玠、刘錡等人皆为陕西人;三是宋朝保留陕西地区可以与西夏交流沟通共同邀击金国。

因此对于金国人来说,攻占陕西将会完全改变战场局势。富平之战宋军投入了大量兵力,“骑兵六万,步卒十二万”,号称四十万大军,而根据王曾瑜推断,金军兵力大概在六万到九万的程度。

这场战斗金军皆为骑兵,而宋军步兵居多。步兵利险,而骑兵利平原。但宋军却与金军在平原地区开战。战场有众多沼泽,金骑以泥土和薪柴填平沼泽,宋军溃败。金朝骑兵利用宋军失误,以少数骑兵战胜几倍于自己的宋军。

富平之战的胜利,对金军意义重大。其后宋军连续溃败,退至陇南地区才稳住阵脚。蒙金战争中决定性战役——会河川战役。金朝后期骑兵缺失严重,马军比重逐步降低,金国渐渐以步兵为主。

金章宗末期,蒙金关系恶劣,开始陆陆续续的发生战斗。卫绍王时期,蒙古大军压境,金国缺少骑兵,只能依靠险要地势防守,于是放弃桓、昌、抚三州,战线退守至野狐岭一带。

野狐岭之战金军大败,完颜承裕率军后退,但以步兵为主的金国军队行动缓慢,在会河川一带蒙军追上。双方鏖战三日之久,最终金军主力被全歼。金朝在骑兵缺失的情况下,对蒙作战困难重重,会河川之战中金军虽然奋力出击,但仍然无法战胜蒙古骑兵,使得金人认为“北兵所恃者马而已”。

三、影响金国人生活习惯

对骑兵的重视,导致女真人在生活方式上也发生改变。除了“拜天射柳”之外,还有如狩猎活动。早期女真人食物的主要来源之一便是狩猎,例如在上京会宁府地区的人,四时皆需狩猎,“每见鸟之踪,能严而推之,得其潜伏之所,桦皮为角,吹作哟哟之声,呼康鹿射而唤之,但存其皮。”又如天辅二年,人马扩使金至“媒、辰州、东京以北,绝少羊面,每晨及夕各以射倒禽兽荐饭。”

金熙宗时期,农业发展速度加快,狩猎场地越来越少,国家也开始禁止捕食一些动物,如大定二十五年,世宗“禁上京等路大雪及含胎时采捕。”

如果触犯相关捕杀法律,则会受到严惩,例如“平章政事襄、奉御平山等射怀孕兔。上怒杖平山三十,召襄诫饬之,遂下诏禁射兔。”从法令惩罚力度来看,金朝人民射杀动物的习惯很难纠正。

四、对蒙古人的影响

金朝骑兵对蒙古人的影响较大,蒙古人征服了金国之后,骑兵的实力得到了再次提升。蒙古军队从草原而来,武器装备上较为落后,攻打金国时,蒙古人的护具基本为皮甲。皮甲是用麻绳和皮革制造而成,对于抵抗刀剑的劈砍等有一定的效果,也可缓解来自钝器的打击伤害。

但皮甲的防护能力与铁甲还是相差甚大。蒙金之战,金军在大昌原等战役中多次挫败蒙古军,战斗中金朝骑兵的铁甲防御能力减弱了蒙古军队弓箭的扫射杀伤力,蒙古感受到了金朝骑兵甲胄的威力,攻灭金国之后,蒙古军队开始装备札甲。

之后蒙古军队西征,与欧洲重甲骑兵作战,札甲发挥了较大的作用。札甲特点在于可以完全地保护穿戴者,对于来自弓箭的进攻可以较为有效抵挡。并且相比锁子甲而言,扎甲的重量较轻,比较适合蒙古骑兵迂回包抄战术的执行。装备上的学习,也促发了战术改变。

蒙古骑兵借鉴了金朝骑兵的战术思维,在西征时配备了一定的重甲骑兵用来冲击敌人阵营。敌人被冲散后,轻骑兵进行追杀。这种战术打法和“铁浮屠”与“拐子马”的配合异常相似。

五、总结

正是因为金朝骑兵才有了金朝的历史上的存续。然而金宣宗时期,群牧制度崩塌,金朝骑兵因缺马而衰落消失,金朝也是从这时国运衰落。金朝骑兵的兴衰与金朝的兴衰同步,这就是他的存在对于这个王朝的意义。

金朝骑兵对古今中外历史的影响不言而喻,对于骑兵的发展做出巨大的研究价值和借鉴意义。不仅自己的存续产生重大影响,是立国之本,更是将骑兵经验传承于后面的蒙古,对蒙古人在骑兵建设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1
查看完整版本: 金朝骑兵造成了哪些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