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记者詹钘实习生李佳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电动平衡车等滑行工具不具备路权,不能作为机动车或非机动车上路。年起至今,武汉交警部门曾进行过多次集中整治。
然而,近两年来,电动平衡车厂商开始瞄准青少年玩具市场,走“运动娱乐工具”路线,开始让父母给孩子买单,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儿童成为平衡车的用户。
不过,由于平衡能力、运动能力远不如成年人,最终也导致青少年骑行电动平衡车事故频发。
湖北省消委相关负责人建议,应进一步明确电动平衡车的产品属性,并完善技术要求和安全标准。
炫目平衡车成新潮玩具
“几年前,这还是白领的玩具,现在小朋友都开始玩了。”
在后湖一家企业上班的徐先生说,三年前,他花了多元买了台平衡车。因为价格较高,当时没几个人玩。让他没想到的是,现在几百块的平衡车都有了,“玩家”居然都是小朋友。
的确,在某网络购物平台上,记者搜索发现,千元以下的电动平衡车占了大多数。其中销量最高的店面月销超过3万台,产品最低折后价只需要元。
记者点开页面后发现,这款电动平衡车没有扶杆,完全靠身体掌握平衡。
另外,在不少店面的宣传页面,都打着“为了孩子”的宣传旗号。类似“送给孩子的礼物”“大人小孩都能玩”字样非常醒目,而且还配上了小朋友骑行的照片。
在业内海报中,产品简介都侧重于平衡车的性能。比如有“音乐现场,激活孩子的音乐细胞”的,则是平衡车有功放功能;还有的崇尚速度直言不讳:“跑得快,15码的速度与激情”。
虽然不少品牌平衡车适用年龄标注了8-12岁。但记者翻阅评论发现,有父母将平衡车买回家后,给不到5岁的小朋友使用。
昨天下午,在武昌一家平衡车售卖店内,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只要身高合适,店内产品小朋友都可以使用。
漠视安全导致事故频发
电动平衡车完全依赖于驾驶者重心的移动来实现加速、减速和转向,其安全性和稳定性远低于电动自行车。
如果平衡车速度过快,消费者尤其是儿童很难平稳掌控,极易因失去重心而导致摔伤。
然而,在这么多商家中,除了个别店面提醒在学习操作时佩戴护具,大部分灌输的都是“3分钟即可学会”、“不易摔跤”等概念。安全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