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走路或者跑步时不注意,那么就很容易出现脚踝损伤,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崴脚”,那么崴脚该如何处理呢?
⒈休息:这个大家应该都知道吧!这是为了避免因早期活动引起患侧踝内受损血管再次出血,导致肿胀加重,同时休息有利于受损组织的修复
⒉冷敷:冷敷可以减少出血,减轻肿胀及疼痛,促进修复。冷敷简单易行,可以用毛巾裹冰袋或自制冰袋外敷,紧急时冷水冲洗也可以,每次在扭伤部位外敷10~20分钟,2~4小时1次。根据实际情况逐渐延长冷敷间隔时间
⒊加压:对扭伤部位实施加压可减少出血和渗出,并减轻肿胀和疼痛。在扭伤发生时,用拇指压迫最痛区域,以减少此处可能受损血管的出血。之后可以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再外用小夹板加以固定。注意不要过度加压,否则会影响加重包裹处远端肢体的动脉供血和静脉回流
⒋抬高:抬高患肢有利于减轻水肿
⒌如果脚踝出现中重度损伤,需要立即就医。如果当时脚踝肿胀不明显,仅轻微青紫,隔天明显肿胀、疼痛,甚至站立困难,往往说明有韧带损伤,属中度损伤。如果扭伤后足踝立即肿胀,并无法自由活动,甚至感觉关节锁住,可能为重度损伤,除了韧带撕裂之外,还可能有骨折或关节损伤。如果不确定,请就医
很多人觉得崴脚应该热敷,这是错误的。一般在扭伤发生后禁止过早热敷,特别是在扭伤后的24~48小时内热敷会加重局部出血、渗出,导致肿胀和疼痛加重。崴脚后不要活动关节,按摩揉捏。崴脚后虽然多数人足踝表面无伤痕,但踝关节内部会有组织损伤,如局部血管和毛细血管破裂,韧带或肌腱损伤。如果活动或按摩该部位,就会加重出血、渗出及韧带和肌腱损伤,不利于恢复受伤72小时内用红花油、活络油等药油擦拭关节,也是不行的。这类药油常含活血成分,在扭伤后72小时内使用可能加重出血和渗出,导致组织肿胀加重
脚踝扭伤可能会自行恢复。或在受伤后的2至12周内完全愈合。但如果您感到疼痛很烦人,特别是在受伤的脚踝上施加重量时疼痛加剧,最好去看医生。医生能诊断出您是否有扭伤,并排除其他症状类似的更严重损伤。如果扭伤持续不缓解或者加重,也应该去看医生。肿胀是身体对损伤的自然反应,这是身体在增加受伤区域的血流,促进愈合。由于脚踝的位置远离心脏,而将血流输送到受伤部位需要时间,因此在脚踝愈合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还能看到肿胀。
预防崴脚最好的方法就是风险预防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①尽量在平坦地面上活动,在障碍物很多或很滑的地方行走活动时,应格外小心
②尽量穿着平跟、舒适的鞋子,运动中要选择适合该项运动的运动鞋;当鞋底磨损或鞋跟单侧出现磨损而变低时,应及时更换
③运动前做好适当的热身以及牵伸,且最好每日进行适量牵伸,以维持良好的柔韧性
④避免在疲劳或身体不适时运动。如有需要,活动前可使用医用贴布或佩戴支持性护具,以增加踝关节稳定性。每日进行适量踝关节周围肌力训练,以增强周围肌肉对踝关节的保护作用
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评论在下方,希望大家能通过我的文章学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