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扭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崴脚”,在生活中的发生率非常高。因为经常发生,大多数人没有把崴脚放在心上,医院就医。其实,足踝的病根就是在这时候落下的。因为对踝关节扭伤重视程度不够,因此接近40%的踝关节扭伤会发展成为慢性踝关节不稳,也就是常说的“习惯性扭伤”。扭伤时,脚踝极度的向一侧倾斜,即刻出现肿胀疼痛不敢走路的情况。并且疼痛会很长时间,愈合也慢。大部分的崴脚都是在下楼梯或下山时引起,或者踩着石头引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其中有什么玄机?下面就给大家说一下。
首先,崴脚后第一时间应该怎样做呢?1、停下来,许多人都是崴脚后不重视,又立即上场再打,长远地看这会影响你的运动寿命。2、一般崴脚处都会立即浮肿,所以崴脚后立马就近找个水龙头,凉水冲一下。3、自己感知,自己心里有个谱,感觉疼的厉害,根本无法行动,那就有可能是伤筋动骨了,医院拍个片看看。如果觉得还行,没什么大碍,那就歇几天就好了。4、如果脚肿的厉害就拿个小桌子把脚垫起来,让脚高于心脏,便于血液循环。崴脚后要停下运动,先自我判断一下崴脚的程度。转动脚踝看看是否感觉疼痛,如果不痛可以轻微支撑下身体看看是否疼痛,不痛可以稍微走动再判断情况如何。如果轻微转动脚踝都能感觉明显疼痛,就应该休息,进一步处理受伤脚踝。如果有剧烈疼痛就要怀疑韧带损伤或者骨折存在,医院找专科医生检查。如有冰袋立即冷敷,冰袋的外面记得用衣服或毛巾包裹,避免冻伤。如果有氯乙烷喷雾剂,可以立即喷涂。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收缩局部受损的毛细血管,减轻出血和疼痛,防止加重损伤,可以大大缩短损伤后期恢复的时间。
其次,千万不可随意轻信与执行“马上贴敷外用膏药或中草药,或者搽擦跌打药油”这样的民间偏方,更不可在受伤后马上用温水或热水“散瘀消肿”,因为这种处理方式造成的是组织的二次损伤与加重组织渗血,加重疼痛,这样处理简直是“百害而无一益”。受伤72小时后,可以做些肌肉拉伸的运动。动作1:迈一个弓步,前面膝关节屈曲,后腿伸直,身体前倾,前倾的过程中后脚跟紧贴地面,感觉后腿肌肉有牵拉,保持15~30秒,然后换另一边腿。动作2:迈一个弓步,后面的腿稍微有点弯曲,保持身体前倾15~30秒。以上两个动作每周可进行3~5次拉伸训练,有助于减少肌肉紧张感,促进血液循环。另外,还需要进行康复锻炼、按揉和合理用药。受伤后,需要将患肢太高,卧床休息,等到疼痛和肿胀的症状减轻时才可下地。在出血停止前,可能有些部位有血肿,此时需要进行按揉来消除。还有就是在止血前不可服用活血的药物,以免加大出血量。
受伤后一定要拍片子必要时做CT检查。以排除骨折的情况。因为骨折就不是这么简单了,有的需要手术治疗。对于反复出现扭伤的患者,容易出现韧带松弛,踝关节不稳定。可以穿高帮鞋,保护踝关节。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篮球鞋为什么都是高帮的原因。脚踝扭伤恢复的慢,它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忍不住要走路。只要是减轻了就像下地走路,所以愈合慢。希望这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每个习惯性崴脚和遗留关节疼痛的病人背后都是一颗自以为是和大大咧咧的内心。记得,尊重自己身体是强大人生的起点。运动之前的热身活动是必不可少的,运动护具的使用是很有必要的,科学认识运动,更好享受运动带给我们的快乐和健康。崴脚是大家经常会碰到的小问题,认真对待,不要让小问题成为大问题。大家碰到过什么情况,有什么妙招可以一起分享哦。以上是小编介绍的全部内容,欢迎点赞转发,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感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