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世界各国*工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除了在一些大型武器装备(如航母、战机、导弹等)上,有了明显的长足进步之外。许多国家对于单兵装备这一方面的研究,也一直从未停歇。其中,防弹衣便是单兵防御装备中最实用的一种。由于防弹衣对单兵个体的确能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所以各国在对它各方面性能的提升上,一直都在不断的探索和突破。
不过,可能很多朋友看到这儿就会问了。既然一直在突破,那为什么防弹衣到现在还是个背心,而没有连四肢都一并保护起来呢?如果实现全身防护,防御性能岂不是更全面了吗?
答案其实也很简单,因为防弹衣设计制作的时候,不光要考虑防弹问题,还要考虑实用性的问题。毕竟,现在还无法做到尽善尽美。所以,一旦满足了实用性,就必须要舍弃一部分的防护。
具体来说,现代的防弹衣无外乎插板和凯夫拉两种类型。如果是插板的防弹衣的话,确实是非常影响单兵机动性的。而且,即便是换成软质的防弹衣,也依旧会对单兵的机动能力和行为动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而且,防弹衣主要的作用,其实是用来防炮弹碎片的。因为,战场上大面积的人员伤亡,都是通过炮弹爆炸造成的,而并非是直接打在人身上的子弹。因此,就像头盔护住的是人的头部,而防弹衣保护的则是人体的躯干。毕竟,这两个地方都是人身上的致命地带,一旦中枪很可能会有生命危险。相较而言,四肢若是中枪了,士兵生还的概率还是挺大的。
除此之外,战场上很多的战术动作,都是通过胳膊和腿来完成的。如果一旦把四肢也保护起来,其结果反而是四肢会被束缚,行动会受到限制,这样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不说别的,就是一个简单的换弹匣动作,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而且,一旦穿上更多的护具,不仅增加了人体的负重。同时还会导致士兵身上的温度过高,这样对于体力的消耗会非常的大。而如今需要将整个人都用护具保护起来的,也只有拆弹兵这一个兵种。至于其他兵种的士兵,一般都是只穿个防弹背心,再戴个头盔就可以了。如果真的连四肢都保护起来的话,无异于是画蛇添足。这样不光用处不大,而且还会有很多的副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