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具介绍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宁波人注意又到高发季,严重可致命艾薇
TUhjnbcbe - 2023/3/17 21:02:00

随着气温不断攀升,市民户外活动增多,随之而来的是被蚊虫咬伤的患者也与日攀升。近日,医院急诊室接诊了一位被蜱虫叮咬的患儿。

资料图

黑色虫子钻进小孙子大腿

1岁的东东(化名)刚学会走路,每天都吵着爷爷带去小区附近的公园里玩。一天傍晚,爷孙俩正玩得高兴,东东却突然开始大哭。

爷爷搞不清楚状况,于是抱着孙子回家。不过,怎么哄也哄不好,一直哭唧唧。直到晚上奶奶给东东洗澡时,才发现孩子哭闹的元凶——一只黑色的小虫子正死死地咬着东东的左侧大腿不放,虫子的头部已经狠狠地扎进肉里。

听到老伴的叫声,爷爷闻讯赶来。见孙子疼得直叫,又自责又着急,下意识地用手去揪,想把虫子揪出来。

然而,这一揪使情况变得更糟了,只揪下了一半,小黑虫的半截还是紧紧留在肉里。

眼看着孩子的大腿变得又红又肿,父母急忙抱起孩子赶到医院急诊科。

图文无关,图片来源:包图网

断在肉里的蜱虫会分泌更多病原体

接诊的急诊外科医生万琪发现,残留在东东大腿里的正是蜱虫。好在最终由医生及时处理,经过伤口清理、消炎等救治措施后,东东的虫咬伤最终没有大碍。

“蜱虫是一种寄生性、吸血性昆虫,一般藏匿在草丛或寄生在动物的皮毛间。它在吸饱血后会变得*豆般大小,并且会往肉内钻,很难拔下来。”万琪提醒,随着气温的升高,近期陆续收治多位被蜱虫咬伤的患者。

市民朋友在户外活动如不慎被蜱虫叮咬,切不可捏、拽、用火或者其他东西刺激它。否则蜱虫的口器折断在皮肤里,刺激蜱虫分泌更多的病原体,增加感染风险。

此外,被蜱虫叮咬后,患者可能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叮咬部位还会出现炎症反应,引起肌肉麻痹,甚至致命。因此,需要尽快就医处理。

图片来源:包图网每年四五月,都是蜱虫咬伤的高发期,一般在丘陵地带出没。蜱虫是一种体外寄生虫,一般叮咬家畜、宠物,也会咬人。被蜱虫咬伤后怎么处理?被蜱虫咬住,如何正确处理?

目前较为科学的方法是用酒精涂在蜱虫身上,让蜱虫的头部松动或死亡。

切勿用手指压扁蜱虫,可使用细镊子尽可能地靠近皮肤表面抓住蜱虫,平稳、均匀地向上拉,不要旋转或搅动蜱虫。

去除蜱虫后,用酒精或者肥皂水彻底清洁叮咬区域和手。

蜱虫叮咬可引起多种疾病

蜱虫叮咬可引起的疾病很多,包括蜱瘫痪症、蜱咬热、新型布尼亚病*感染、莱姆病、森林脑炎、*出血热等,严重的可以引起死亡。蜱虫更为人所知的是其体内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也称新型布尼亚病*),这种病*可以通过蜱虫叮咬而传播给人,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轻则表现为发热乏力,重则休克,多器官衰竭等,致死率为15%。

加拿大歌手艾薇儿就曾因被蜱虫叮咬患上了莱姆病。年,她接受美国《人物》杂志采访时回忆:“我不知道被一个虫子咬一口这样可怕。我卧床了五个月,我感觉自己喘不过气来,说不出话来,动不了。我以为我快死了。一天晚上,我想刷牙的时候,甚至站不起来。”她和因蜱虫引起的莱姆病抗争了五年后才复出。

一位患者头部残留的蜱虫。资料图

每年5-7月,是蜱虫繁殖的活跃期,这个时候最容易被蜱虫咬伤。但只要我们户外活动做好以下几点,远离蜱虫并不难。如何预防蜱虫袭击?

尽量少带孩子去草丛茂盛、落叶堆积的灌木丛处玩,避免在野外长时间坐卧;

穿长袖长裤外出,并且扎紧裤腿,佩戴帽子和其他护具,减少裸露部位;

注意家养宠物的卫生状况,注意皮肤表面是否有蜱虫,宠物也应少带去草地玩耍;

从户外归来后,要检查孩子身体,许多人都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蜱虫叮咬上,回家后一定要仔细检查。

来源:宁波晚报甬上APP

本文来源:北京青年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宁波人注意又到高发季,严重可致命艾薇